查看原文
其他

半年感言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03-14

我5月份进新公司,11月正好半年,借着「转正」的时机,我对个人做一个总结。

整体感觉很不错,从个人角度来看,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个人优势得以发挥

第二、个人问题得以改正

第三、思行合一更加深入

一点一点来讲。

个人优势得以发挥

这个部门刚开始叫「组织发展部」,最近一周明确下来叫「组织部」,使命非常明确,就是推动方法论落地,帮助公司中高级管理者成长为赋能型管理者。方法论是公司使命、战略和价值观得以落实的系统,而赋能型管理者指更加关注人,通过关注人的成长去完成事的目标。

很明显,这是一个聚焦于影响和改变管理者心智的工作。回想我2002年在Motorola时的畅想,这正是我的理想职业。当时想到,自己最想做的工作就是「宣传干事」,日记本的封面写着「Expierence and Share」(体验和分享),一直对于影响他人的心智和思想有很强烈的意愿。后续的职业也是围绕类似的工作展开,比如担任很长时间的「布道师」工作,我描述为「相信一件事,并努力使更多人相信」。

而目前所在的汽车行业,相比于智能手机行业,有更长的「智能化」道路要走。汽车是大件消费品,大家更换的周期要数倍于手机。对比智能手机的发展史,我预计至少有15年以上的快速增长期。这也是我从2015年开始就选择汽车相关领域的根本原因。

个人问题得以改正

来到新公司,我首先改掉的是「开会滔滔不绝」的毛病,有一次开一个讨论会,另一个团队的小伙伴每次发言完,我总是要点评一下。会后,李想找到我,说:「我和你聊5分钟」。他告诉我,需要先倾听,而非先表达。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养成的坏毛病:「开会滔滔不绝,拼命刷存在感」,自己坚持这个坏习惯很多年,却浑然不觉。

这个问题一旦点出,我立刻就改正了,每次开会都是先仔细听大家讲什么,并不抢着发言。最近在研究教练技能,发现教练技能的核心就是「倾听」和「提问」,而且两个技能环环相扣。

其实「十一」假期的时候我的转正流程就被发起,我在填完自己的半年自评之后,3分钟后就收到李想的确认信息。在肯定我的能力之后,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是管理风格单一,目前「100%是亲和力」,缺少管控;第二是方法论落地复杂,需要更加简化。

我在收到这个意见之后,迅速按照OKR的原则,分别把两个问题作为2018年Q4个人发展OKR的两个目标,分别制定了「关键结果」。之后我的「每天要事」,就围绕部门的季度OKR和个人发展的OKR展开。(顺便说一句,我们内部有一个方法论「四步法」,用来达成共识,统一想法,其中第三第四步包含OKR的基本实践。所以公司内从最近起会统一为「四步法」。)

在明确了要改正管理风格单一和方法论复杂的两个目标之后,我从当天就开始实践。先拿我team的小李同学练手,他是我目前唯一的下属,所以是我的最(wei)佳(yi)选择。

我们的切入点是共同review他的周报,以前我很少看周报,但是这次,我们花了一个小时,逐条review周报,包括完成事项和计划的每个细节。比如我要求完成事项必须是「产出」(result)而非一个「动作」(action),同时,产出必须与部门或者个人的季度OKR密切相关。不相关的内容,无需体现在周报里。

同时,对于计划,也必须体现「预计完成时间」、「动作」、「完成标志」、「具体的影响」和「与目标和关键结果的相关性」等几个要素。这个看起来比较八股,但是对于一个并不习惯「结果导向」的人而言,是很有效的训练,他很快就能知道我的具体要求、自己的差距以及改正的切入点。

我在review完周报之后,又和他约定要写「日报」,每天练习,我每天也一同练习。没想到这个「管控」的练习催生了最近的另一大发现「工作日报」,这个习惯以后会多次提到。日报对于公司、组织和个人,实在太重要了 —— 它的直接结果是把每个人每天的工作于公司和个人的大目标紧密关联,相当于在组织层面推行「思行合一」,同时也是一个组织内高效的「异步通信」工具。

方法论的简化方面,我是在推行「工作日报」的过程中实践的,开始洋洋洒洒写了四页纸的《工作日报写作指南》,找财务团队的两三个人一试,就发现了问题。我用要求我team小李的方式去要求她们,行不通。大家认为太费时,收益不大。于是我们继续简化对于「每日要事」的规则,最后简化到大家每天只需要5-10分钟就能完成,同时确保我们对于「产出」和「目标与关键结果」的两项基本要求。

简化之后,工作日报的方法在三四个团队得以推行,尝试两三周之后,这些团队的反馈都是非常积极和正面,并且主动要求向更多的人推广。

此外,最近一周和李想的沟通中,他点出了我的另一大问题,「对人不够重视,更加重视事情」。开始我还觉得有点委屈,因为我明明和很多人关系都不错,但是回家之后和爱人讲了这件事,她说没错,我就是不够重视人,总觉得事情做好了,人际关系自然顺。比如,每年过节总会收到各地朋友寄来的东西,但是自己从来不去主动维护和表达;此外遇到谈的顺的人会多谈,谈的不顺的人会绕开走。

对此我无力反驳,只能老老实实的确认。所以周末特意阅读了卡内基的《人性的弱点》,受这本书启发,我打算从基本的事情「认人」做起。我在公司的管理会上立了一个flag:要在2019年内认识公司每个人。这意味着能记住对方的名字,知道他的基本工作情况。当然,还是先从总监层做起。

因为这一个个毛病的确认,而且我在这半年养成了「遇到问题,立刻改正」的习惯,所以之前被抑制的潜力得以更好的发挥。

我在管理会上分享了一个公式给大家:P = p - i,这是《高绩效教练》一书中提到的一个公式,意思是一个人的绩效等于他的潜力减去内心干扰。而我上文提到的各种毛病,就是内心的干扰。去掉这些干扰,潜能会发挥。

思行合一更加深入

我在过去半年,学会了用同一套思想,去运营自己的人生,工作和「辉哥奇谭」社区。所以我有一页纸驱动工作,一页纸驱动人生。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实践OKR的基本原则,正在升级为实践四步法。我从自己做起,每天早晨设定「今日要事」,每天晚上发出「工作日报」,包含「今日完成」和「近期要事」。我不仅自己做,而且带动公司越来越多的人去做。大家都受益匪浅。

在公司讨论会员制的时候,启发我想到了社区运营的要义。所以最近几个月「知识星球」的活跃度也成倍提升,我在其中的「足迹」也越来越多。而在运营「辉哥奇谭」微信号和知识星球的时候,我又对社群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启发我在公司讨论社群时发挥更大作用。

投资理念方面,我终于突破了过去四五年的束缚,知道自己应该以「增大本金」为最终的目标,而不是沉醉于「获益多少倍」。这个思想的突破,一下子打开我投资的下一个大门,之前停滞三四年的路终于又通了。

以上就是我最近半年个人成长方面的一个小结。变化很可贵,但最重要的是知道变化的原因,这样可以掌握自己人生之舟的航向。比如我发现自己这半年变化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工作中多了一面镜子,李想。他能照到我的不足,也能帮我看到前方更远处的路。

回到今年3月份,我在思考换工作的时候,曾经问自己何谓理想工作时,提到了查理·芒格的一句名言,如下:

别兜售你自己不会去买的东西

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

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逆向思维是查理·芒格的标志,其实这句话正过来说如下

只推荐你愿意买的东西

只为你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

只与你喜欢的人共事

对我而言,启发最深的就是:当你找到尊敬和钦佩的人,与他共事时,你很可能会找到一面很好的镜子。

当然,从我的工作特点出发,我有必要对于查理·芒格的最后一句话「只与你喜欢的人共事」做一个修正,改为「能与任何人共事」。这一方面是我的职责要求,另一方面与不同风格的人共事,可以发现更多的镜子,能照到自己更多的侧面,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工作中,希望找更多的同事成为我的镜子,反射出我的不足;也希望在辉友中也能找到这样的镜子,你们在知识星球的分享和反馈就是我寻找的线索。

总而言之,感谢2018.5.7开始的这段时光。

PS. 下面是知识星球上一位辉友对于「驱动自己人生的一页纸」的探寻。并非能一下子达到完美的状态,但是这种探寻总是有价值的。你的人生驱动系统是什么?是否有过思考。




参考文章:超越面包,追求理想与理想同行,面包不是问题

前一篇文章:一天不用手机会怎样?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315/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发掘你的10倍成长潜力,与2900位一见如故的「辉友」同行,来辉哥的知识星球。如果你今天加入了,请在今天微信评论区告诉我你加入的原因,你对知识星球的期待,你自己希望通过加入知识星球实现的愿望。这些反馈会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你,帮助你。

即刻加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